美国靠着这样的战术,盘踞全球传感器&仪表等先进制造食物链顶端
以下文章来源于知识自动化 ,作者林雪萍
近期,美国几乎搬空台积电,到美国本土去建造先进晶圆厂的新闻,甚嚣尘上。
以前我们一直说,美国制造业外流,美国放弃了制造业,玩起了股票金融,玩起了房地产,玩起了虚拟经济。
然而,这一切都只是表象,
工业社会,制造业是根本 。从始至终,美国都牢牢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制造能力。本文,着眼传感器&仪表这一高端制造产业 ,剖析美国通过什么战术,能够百年来一直盘踞在全球制造食物链的顶端 。
我们悚然发现,其他国家的先进制造,最终不免沦为美国的盘中餐。
传感器专家网 (sensorexpert.com.cn)专注于传感器技术领域,致力于对全球前沿市场动态、技术趋势与产品选型进行专业垂直的服务,是国内领先的传感器产品查询与媒体信息服务平台。基于传感器产品与技术,对广大电子制造从业者与传感器制造者提供精准的匹配与对接。
原标题:《 林雪萍 | 美国八爪章鱼术 盘踞制造食物链顶端》
美国制造业衰退只是表象,触须仍牢牢把握住仪表与传感器等高端制造
没有传感器实现万物源头的感知,智能是无法想象的; 而在任何一个工厂或者实验室,没有仪表的计量,机器装备的运行轨迹都将全部失去线索。数据会被封冻,知识将被隐藏。宇宙万物是运行在物理定律之上,而人类的世界则是运行在传感器与仪表之上。
作为制造强国,美国尽管有很多低端制造已经永久性地流离本土 ,很多大牌制造商工厂都在中国,例如霍尼韦尔在中国大陆2020年就有21家生产工厂。但是,这只是一个表象 。美国在工业高端制造业依然处于制造食物链的订单支配地位。
美国的顶端仪表商既掌握了仪器仪表池子中几乎所有的鱼,也掌握了更高深的钓鱼技巧:传感器研发制造的能力。 通过合纵连横和并购,美国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仪表和传感器的产业集团。世界科学仪表的前20强中,美国占了11名;而在前10强中,美国则独占8名。
▲表1 2020全球仪表公司市值与收入(来源:仪表信息网)
如果仔细分析美国的仪表与传感器厂商,就会发现这些集团采用了明显的品牌矩阵布局战略。
如仪表厂商阿美泰克 2019年收入52亿美元,它的下属有十多个品牌。仪表集团福禄克Fluke (最早从丹纳赫集团分离出来):2020年预计14亿美元,它旗下也有十个品牌;而全球最大的仪表公司赛默飞集团 则掌控着上百个品牌。
这种集团化的品牌矩阵作战方式,串联起不同的鱼塘,一条条触手几乎牢牢地把握着仪表与传感器的高端制造领域。
▲图1 美国福禄克的八爪章鱼战术
美国制造控制食物链的方式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形态:独立品牌加盟的集团化发展,就像是一只八爪章鱼。通过集团化优势和多元化触角,确保即使是在细分市场上只有几千万收入的子品牌依然能够生存。
美国仪表厂商与传感器厂商之间,往往采用手心、手背的合体关系,传感器既可以为其他品牌供货,也可以同时确保自己在仪器仪表的核心竞争力。
八爪章鱼采用了两层供应链的防控方式。既有第一控链,如仪表:它能控制测量的入口,而且产值容易做大;又有第二控链,如传感器作为防守链。量大面广但体量甚小的传感器,在美国八爪章鱼的护卫方式下,获得了稳定的增长。一个中心,八面玲珑。
八爪章鱼战术撑起了金字塔尖相对狭小的市场。
用这种战术,美国传感器&仪表企业在全球大肆收购,最终奠定霸主地位
美国仪器仪表行业除了Felixinstruments 这种成立较晚(2011)专精于农业气体分析产品的微小型企业,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成为了某个大型集团的附属子公司。
一种是向广域发展的巨型章鱼。如综合性的阿美特克Ametek 是传感器领域的(精量电子传感器Meas集团,涵盖了从民用到各种工业设备领域)。而极致状态如赛默飞世尔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,旗下则有一百多个品牌,销售额达到了260亿美元。
还有一种则是小而强的小章鱼,他们在某一类细分领域做到极致。例如美国投资公司所拥有的ProcessInsight仪表集团,旗下有很多通过收购取得的仪表细分领域领头羊,如Lar。
作为年销售额50亿美元的阿美特克,旗下包括两个运营集团,一个是电子仪器仪表集团,一个是以电气互连件、精密运动控制方案等著称的机电设备集团。 集团之间业务的差异性,有时候会大大超过外部的想象力。它最近十年并购了近50家公司,并购金额超过77亿美元。而在2021年不到半年,光收购就已经达到20亿美元。
章鱼的体量是越来越大了。
▲图2 阿美泰克连续并购 (Source:2021年年报)
阿美特克子品牌就像是一个集团军方阵,高手如林。如英国LAND公司,本是生产工业红外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 ,其温度实验室几乎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实验室之一。其完全自产的产品如黑体炉可以为工业用高温测温仪、热像仪和热电偶等提供精确标定,竞争对手寥寥无几。
然而,英国有很多优质的制造业品牌,但很多品牌正在成为其他工业强国的盘中餐。阿美泰克的并购策略就是寻找这样的行业顶级品牌,而作为章鱼战略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横向扩展。如Land公司在2006年被阿美泰克并购后, 就拓展到燃烧效率和污染物监测分析仪等领域,这正是章鱼所能输送的养分。
收购与被收购,MEAS&TE,全球传感器资本运作典范
美国精量电子MEAS是传感器领域的一个奇葩。 自身体量不大,全球员工也就2000多人,肚子里却塞满了并购来的品牌战利品,他们来自瑞士、德国和法国等。多年来攒下来十多个独具特色的传感器品牌,包括ICSensors,PEncoder Devices,MWS,Atex等 。
MEAS公司的董事会更像一个收藏家,不遗余力的收购各种传感器品牌,见一个爱一个收一个,涵盖了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。可以说,精量电子MEAS是一个动静皆宜的技术好手,它既善于扩大产品的销售深度,又擅长将技术快速商业化。为此,它的并购重点往往落在对技术的评估上。
因此MEAS收购了压力、角速度等系列传感器公司,获得大量传感器技术,进而将其商业化,如第一个将线性可变差动变送器LVDT商业化,第一个实现硅微机械批量加工技术,第一个将玻璃微熔创新技术应用到硅应变压力计。这种敢为技术先的做法让它成为不断开吃螃蟹而硕果累累的勇者。
在它收购压电薄膜Piezo Film公司 的技术之后,迅速转化为低成本生命特征传感器,赚取了大量的利润。这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小章鱼。直到有一天,它遇到了巨型章鱼。以连接器为主的TE公司,在2014年的时候一口吃掉精量电子。 多年累积的传感器品牌,一朝成为连接器霸主的爪牙。
买买买,从门外汉到仪表传感器霸主
联合公园资本投资组合公司潽洛因思Process Insights ,专注于生产过程分析、控制和安全的仪器,旗下八个品牌均为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。与其他庞然大物相比属于精悍型,拥有最核心的传感器技术。Process Insights通过这八家公司的并购,基本完成了过程气体、水分析领域的所有拼图。
有意思的是,这居然是一家投资公司 ,通过买买买而成为仪表的老大。这难免让人想起全球过程自动化的霸主艾默生公司 ,也是通过一系列的买买买,将自己置换成一个自动化品牌。
收购这些小品牌代价并不高,因为这些几乎看不见的制造业马蜂正是细分行业内的龙头。如Process Insights收购的MBW ,就是冷镜分析仪这一湿度计量领域必配分析仪的代名词。MBW如果被看成是汽车领域的BMW也未尝不可。
然而品牌影响力只是八爪章鱼术的独爪功,更重要的是品牌之间如何完成互补,就像章鱼爪之间的配合。
如Process Insights从2017年收购COSA XENTAUR开始,到2020年12月完成MBW的收购,就形成了湿度领域的产品闭环。无论是最泛用的COSA XENTAUR公司的氧化铝电容法分析仪 ,还是TIGER OPTICS公司的半导体电子光腔衰荡分析仪 ,还是MBW公司的冷镜分析仪,三者相加就是整个湿度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。
这是三只爪的组合。如果再换成其他组合,例如通过COSA XENTAUR和ATOM,就可以为天然气船运提供热值仪、水露点分析仪、总硫分析仪的完整三件套。这是对行业的精准覆盖。这才是章鱼要那么多爪牙的原因所在。
震慑全球供应链,形成美国制造的绝对优势
从仪表及相关传感器行业来看,美国几大仪器仪表及传感器公司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。但作为国家间的较量,就形成了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。
减少独立小品牌存在所形成的技术垄断也确保了大公司的利润,典型的如电子气产品上的光腔衰荡CRDS分析仪 ,目前真正大规模使用的全球只有四家企业,其中三家都是美国大公司的子品牌,分别是Picarro、TIGER OPTICS(属于PST集团)和LGR(属于ABB集团) ,他们垄断了国内外大部分市场,而国内的光能科技以及禾赛正在远远地跟了上来。
章鱼在吞并小品牌的时候,也往往通过控制传感器来实现对仪器竞争对手的制约。作为美国最大的氧化铝传感器生产商COSA XENTAUR ,同时也在为其他仪表巨头如Panametrics、Teledyne、Servomex等提供传感器,而且国际市场竞争对手极少。
对于母公司Process Insights而言,如果要想打压另外三家仪表商的市场份额,只需要断供传感器,就会让竞争对手面临停产的危险。而且可以利用专利壁垒等手段,确保这些仪表厂家不会向这个领域扩张,增加了自身的话语权及筹码。
而像泛美Panametrics这 些仪表公司,虽然内心估计也是百般顾忌,但也不得不用COSA XENTAUR的湿度传感器,不会轻易自己开发。一方面出于专利壁垒问题,另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并不擅长传感器研发。传感器最不招人待见的一点就是只有长期研发才能出结果,而研发成本和产出不成比例。一款传感器没有十年时间的打磨,难以谈得上技术成熟。
通过八爪向外,章鱼可以打通渠道,全方位增强产品竞争力。
如赛默飞世尔在2016年就先后收购了AFFYMETRIX(芯片制造)、INEL(X射线)、FEI(电子显微镜)等数家公司。如Affymetrix 公司是著名的生物芯片公司。它的芯片当中包含了:RNA表达量分析(表达谱芯片)、SNP检测(基因分型)、拷贝数变异(Copy Number Variation,CNV)、small RNA、甲基化等多种芯片,在其细分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。
而INEL 则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拥有系列XRD仪器,无论是在常规台式仪器,还是在复杂的纳米材料、医药的分析平台,他都能做到一应俱全。至于有60年历史的FEI,在电子显微镜和成像系统有着领导地位,只有日立、蔡司等几家能形成竞争。正是这些行业内的顶尖公司,才撑起了赛默飞世尔1700亿人民币的产值。
美国先进制造的阴霾:不断吞噬下的反噬
当然,章鱼爪也有搅在一起的时候。这些商务并购扩张所造成的成本支出会导致两个问题,一是新东家的涨价行为;二是内部通过裁员等方式降低成本 ,但这样做往往会砍掉研发团队,使得公司产品后劲不足。
典型的如Panametrics超声波测量仪 ,早在2002年就被GE能源部门收购后,一直默默无声,现在属于GE先买后卖的贝休油服公司。而COSA XENTAUR 传感器与仪表部门在被Process Insights收购后,基本没有推出过新产品。现有产品价格几年间最多涨了一倍左右,使得用户体验变得非常差,导致客户流失。
组织重构也会带来新的麻烦,如裁员就会造成技术外泄。 典型的如全球流程测量企业PST集团收购英国露点仪密析尔Michell之后 ,再加上之后收购的AII和罗卓尼克,已经成为综合传感巨头。
但是这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,密析尔的人员在2014年的时候,重新成立了露点仪公司Stork Instruments,为PST集团制造了可怕的竞争对手 。原因很简单,Stork Instruments就是直接由密析尔的创始人Michell先生创立的,和Michell的产品有极高的重复性。
Michell先生作为陶瓷氧化铝电容法传感器的发明人,对传感器的优缺点一清二楚。他在Stork Instruments公司推出的双陶瓷电容法传感器和分束反射冷却镜露点仪,对密析尔的产品线有致命威胁。简单地说,创始人离家出走的第二个孩子,正在吞噬第一个孩子的王国。
FirstSensor是中国石化领域差压变送器的关键传感器供应商,2019年被连接器公司TE收购之后,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恐慌。 这对中国差压变送器仪表的杀伤力,是巨大的。而FirstSensor有许多离开的员工,或许能成为技术替代者的一种新来源。
还有一个问题是母公司对子品牌的控制度。 并购发生之后,对待子品牌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。有的公司留下核心人员,只控制财务和关键岗位的任命策略。而有的则是解散所有商务和后勤人员,只留下最核心的生产相关人员等等。在售后成本上,集团容易对子品牌会更苛刻,尽可能减少服务人员,导致反应速度变长,危机处理能力变差。
还有断爪行为。为了保证利润,母公司会将盈利不及预期的子品牌售出。 有的品牌经过多次转手后,公司人员变动极大,最后在市场上几近消亡 。
逃不了美国品牌的手心,3道护城河,牢牢守住高端制造
美国公司是如何防守高端制造? 在仪表与传感器领域,通过巨型章鱼的战略手法已经形成了两道防守供应链。
而在这两道供应链背后,还有第三道防守链,那就是对大行业的工艺渗透。例如在化工、船舶等领域,无论是设计还是运营,所涉及到的行业知识和专业工艺包,美国企业的话语权很重,这样它很容易向采购方施加影响力。比如买一套美国企业设计的天然气生产线,那么这种工程所推荐的配套仪表,肯定逃不出几个美国品牌的手心。
▲图3 三道防守供应链
跨界人才丰富和深入的应用市场,也是美国发展仪表的一大优势。如军用舰船、飞行器上大量天价的仪表及传感器需求,让特利丹Teledyne等公司,得以维持种类繁多的仪表种类。类似色谱、质谱、光谱、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人才济济一堂,这种仪表群聚就产生了1+1>2的效果。人才和三层产业链护城河,让美国可以固守高端制造而立于不败之地。
从传感器,到成品仪器之间,再到大型应用场合的连环式衔接,让八爪章鱼霜天自由。这是一种从头到脚的国家供应链攻防战略。
美国公司这种全方位竞争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仪表公司,形成了很大的空间挤压。 如英国肖氏SHAW 公司只能专精于露点仪温度仪等某一领域,还存在被恶意收购的危险。
而为了与美国企业抗衡,其他国家的公司也加强了并购,如德国最大的传感器厂家西克SICK ,在收购麦哈克Maihak公司后,既有传感器又有分析仪器部门。而在2014年则收购Micas雷达传感器,进军矿山领域。甚至还收购美国分析仪器最大制造商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在德国的资产。
这家年产值130亿人民币的传感器,在德国一贯的小而美的传感器市场中是一只奇葩,接二连三的并购让它在章鱼俱乐部里也有了一席之地。
而英国最大的仪表厂商思百吉,则采用了同样的章鱼战术,它疯狂的并购行为与美国同行并无二异,甚至有所超越。它最近一年在汽车模拟仿真软件的接连并购实在让人称奇。
▲图4 英国思百吉的章鱼术
看来,美国仪表行业所采用的八爪章鱼策略,将成为未来仪表行业的重要业态之一。
结语:中国制造,落后的不止是技术
通过多年的发展并购,美国仪表和传感器的航空母舰编队方式已经确立。 八爪章鱼策略树立了绝对优势。而在中国,仪表与传感器行业仍然处于帆船的集结阶段。
中国制造大而不强,而仪表行业甚至连大都称不上,只能说多而不大。 国内仪表领头羊站在国外仪表厂商面前,只能算是零头。即使如此的体量,也仍然长在国外的传感器之上。而国产传感器更是体量小且群龙无首。
再加上传感器厂商和仪表厂商之间互动极差,远远缺乏此类章鱼战略的连贯性。这种松松散散的产业形态,既不能平稳守业,也不能开拓疆土,当下智能社会大发展之时,中国仪表的发展策略,还需仔细打磨。
据德国政府的数据统计,美国公司收购了超过2000家德国“隐形冠军”企业 ,远超其他国家收购德企数量的N倍!
靠着如八爪鱼般的并购、吞噬,美国先进制造的地位牢牢稳固,其他国家的先进制造,不免沦为其盘中餐。
您对本文有什么看法?欢迎留言分享!
顺手转发,将中国传感产业动态传递给更多人了解!
作者: 林雪萍 |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,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兼职教授
声明: 本文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观点或立场。更多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评论。
仪器巨头的成长法则
作 者
林雪萍: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,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兼职教授
在全球市场,美国的科学仪器是最具碾压优势的产业。它跟其他国家地区竞争者的差距,甚至大于芯片。
那么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?科技研发自然是一条必经之路,而在此之外,美国企业非常擅长运用资本杠杆的力量,战略性资本全心全意为实业服务,形成“资本实业化”。这种结果,会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牌矩阵。排名第一的赛默飞,旗下有100多个品牌。
而排名第二的丹纳赫,则多年来一直是华尔街最青睐的工业公司之一。在2022年营收315亿美元,净利率达到23%。这样一个制造公司,毛利居然高达60%以上。这个公司的的神奇之处在于,你很难给它定义真正的面貌。丹纳赫会通过资本,推动品牌吞纳与吐放,接连改换赛道。它就像是一个整容高手,面貌每五年就会更换一次。
这是一个在飞行之中不断更换发动机的工业巨头。
丹纳赫换牌
这两年,丹纳赫正在强化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业务这两个强劲的业务板块。而工业技术业务、牙科业务、环境与应用测试部门在过去都已经陆续拆分上市。
1998年丹纳赫收购福禄克仪表的时候,意味着它正在选择自动化与工业仪表。这些流淌着并购血液的企业,一旦选择了方向,从来就不会单子布局。很快,它就收购了更多的电子仪表企业。借助资本力量,强行加塞,成为行业领头羊。
到了2015年,丹纳赫旗下拥有五大业务板块:测试与计量、环境、牙科、生命科学与诊断、工业科技。每个都有顶梁柱的品牌。
然而,当它感到自动化仪表的赛道有些发展迟滞的时候,毫不犹豫地将这个事业部分拆出去。2016年,它开始将工业科技板块的大部分品牌放手而去。这些企业下面有福禄克仪表、泰科电子、科尔摩根高端控制器等,全是令人羡慕的顶级仪表与自动化品牌。
为什么丹纳赫要将这些表现不俗的业务一脚踢出去?
丹纳赫的投资业务组合,多年来一直有着坚定的成长信念:制造业存在着稳定的高成长性。这种信念让这类美国制造公司大放异彩,穿越制造周期而在股市长青。每一个市场,都可能是过客,追寻下一个制造的浪头是不变的法则。工业自动化过于稳重,增长率太慢,这就无法满足丹纳赫的成长法则。它需要更大的天地,那就是转型成为生命医疗和环境企业的供应商。
制造界藏匿着令人信服的财富,而资本则是打开大门的钥匙。哪里的市场跑得快,丹纳赫的资本长腿就会跟在哪里。
就在丹纳赫扔掉厚重的工业外衣时,它选择发展速度更轻灵的企业。这一年,它以14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生物分离与水质过滤器公司颇尔。组合之间,丹纳赫重点覆盖四个业务领域:生命科学、诊断、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以及牙科。这也使得第二年,丹纳赫生命科学的业务就开始急剧上升。而在2016年11月,花费40亿美元购买即时检测的分子诊断公司赛沛。当时,赛沛收入只有7亿美元。这样的收购昂贵不昂贵?还是要从未来找答案。2022年,赛沛收入达到约35亿美元。新冠疫情为这种即时检测的公司,带来巨大的现金流。
业务的增长需要互补性。丹纳赫从来不会让一个品牌单飞。它在购买一个品牌之后,其实就是选择一个行业。随后,就会有更多的同类并购,以巩固它在这个行业的地位。品牌矩阵是最常见的方式,丹纳赫总是保持在30个左右的品牌。而这些收购来的品牌,从来不会被改名或者丢失。将来有一天,如果这些业务组合的奔跑速度变慢,丹纳赫就会像精准的精算师一样,从容不迫地将这些品牌作为资产,重新组合后释放出去,形成新的星座。
这就是丹纳赫添加新业务和扔掉旧业务的逻辑。这两年它选择了医疗、水质和环境应用业务。这其中,最值得注意的是耗材型业务,由于具有强烈的复购特征,而成为很多高速增长型企业的青睐。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,从而支持集团总是保持着强劲的现金流,可以随时启动新的并购业务。另外一家仪表巨头的赛默飞2022年收入450亿美元,耗材收入也占比一半。
收购并非都是昂贵的,也有捡漏的时候。它在2022年底收购基因测序Invitae公司旗下的ArcherDX公司,仅仅以4800万美元的现金就购买了这家生产检测试剂盒的产品。而Invitae在2020年付出的代价则高达14亿美元。
今年1月,丹纳赫旗下的颇尔公司,将颇尔生命科学业务分离出来,并跟旗下另外一个生物工艺业务品牌的Cytiva组合在一起,成为一个85亿美元、1.6万员工的生物技术集团。这实现了从生物分子开发到临床试验,再到商业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。而原有的颇尔公司,则继续面向工业应用。
丹纳赫通过这种划分业务区间的方式,将不同业务进行切割。生物技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,而新模式、本地制造和数字化方案都在同步发生。丹纳赫为了快速形成更集中的拳头的力量,就会将旗下两大不同品牌公司的生命科学业务结合起来。这是为了提高一站式的服务能力,而积极应对下一代新型疗法。
资本对于制造的驱动,是一个双向通道。收购动作不断,拆分也是不遗余力。这使得丹纳赫公司看上去永远都在进行组织调整。组织调整成为这类“资本实业化”公司的永恒动作。在生命科学板块大动干戈的时候,另外一块工业资产也被重新设计。同样在年初,丹纳赫将打算把环境应用EAS板块分拆,将水质管理平台哈希和产品标识平台伟迪捷等,以Veralto新公司的名义分拆上市。这一次,又是9个品牌,总收入近50亿美元。上一年类似的行动是2016年拆分出福迪威集团。每隔六年,丹纳赫就会像新星再造一样,对外孵化一个新的上市公司。而每次裂变,丹纳赫则会获得更大的重生力量。
灵敏的行业嗅觉,成为丹纳赫一种独到的赚钱机器。
丹纳赫选择的时机,无论是卖出工业还是买进医疗,都未必一定是最佳时期。在出售自动化仪表集团的时候,工业品尚处于低位。而换手购进的医疗检测仪器,则是市值高昂的时候。但是,对于丹纳赫而言,选择的只是未来的趋势,而并不在乎眼下时点的波峰波谷。这就是丹纳赫的投资观:只论未来趋势看速度,不以当下高低论价格。
那么,丹纳赫业务取舍的标准是什么?
那就是“业务高速增长”。换言之,丹纳赫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过去,也不局限于现在是什么,它只专注于未来会成为什么。
制造基因闪闪发亮
很多人以为丹纳赫是一个投资型公司。某种意义上而言,看上去就是如此:频繁动用资本来进行并购吞吐。从1991年开始,进行超过250次以上的交易,达到450亿美元。
然而,这是对“资本实业化”的错觉。这些公司其实有着良好的制造基因,而且可以深入到各个子品牌的制造现场之中。丹纳赫最令人称道的地方,就是基因传承,文化不变。在2016年孵化的新公司福迪威,完全具备丹纳赫的所有基因:凌厉的收购,内部增长性的关注和高速增长。从2016年的40亿美元,增长到2022年的60亿美元。可以说,这就是一个“迷你丹纳赫”的再生。
而且,它的制造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。这就是丹纳赫为人传颂的“精益管理”。
西方学习日本丰田精益管理的最好徒弟,当属丹纳赫。这并不容易,在美国,无论是学习日本质量,还是日本精益生产,从来都很难落地。
美国质量大师戴明,对日本质量的崛起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。1980s在美国汽车界被日本同行打得落花流水之时,福特汽车总裁亲自邀请在日本享有盛誉的质量大师戴明,作为总顾问。但成效寥寥。
同样,日本丰田汽车的制造方式,经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调研之后,才总结为“精益生产”。这一理念,很多美国大型制造企业也是趋之如骛。但最后很多都铩羽而归。丰田生产方式,有很多跟日本文化相结合的要点,并非单纯学习“减少浪费”那么简单。
但还是有一些美国公司很好地吸收了这种理念。丹纳赫就是其中之一,在生产过程中高度重视精益思想,还一度收购精益咨询公司。
丹纳赫将这些系统,统称之为“丹纳赫业务系统DBS”。这些系统装满各种业务管理工具,包括销售漏斗、价值工程法、用户之声等。这些工具,也成为推动丹纳赫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。
丹纳赫在管理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司,拓展精益思想,将精益生产,从工厂扩展到办公室。在精益生产之外,更有精益办公。促使丹纳赫快速增长的传奇人物是CEO卡尔普,他的管理风格是凡事从简,要求开会时间从来不能超过30分钟。为了提醒人们做到这一点,高管们往往站着开会。而简单的可视化工具,也在被广泛使用,促使经理层看见症状,加速执行力度。
当在谈论一个公司狼性的时候,销售人员就是最直接的代表。丹纳赫非常注重销售工具的使用,行业平均拜访客户的水平是每天3位客户,但丹纳赫要求每天4个,并为此采用数字化工具。
同样,采购经理用透明供应链管理供应商,研发主管必须将客户需求打通到底。尽管数字化转型的讨论有很多,很多企业伤筋动骨。但对于丹纳赫而言,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:目标锁定为精准提升业务效率,各种数字化工具深度使用。
可以说,丹纳赫是一个精益管理的典范。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,促使自己免于变成“大企业肥胖症”的臃肿局面。多年来,一直保持“小总部+独立团”的模式。在总部只有100多人,而广泛的业务和超过6万名员工,则分散在独立决策的独立团事业部。员工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,但总部员工数量却几十年保持不变。
这种令人惊讶的“极致总部效率”,意味着这样的公司的执行力很强,总部只做关键决策和投资组合管理,其他的决定都交给各个业务独立团。
很多公司都注意到“小总部+独立团”模式的有效性,连保守的工业巨头德国西门子这两年也逐渐在靠拢。而过去以臃肿机构为代表的通用电气公司,在丹纳赫前CEO卡尔普担任领导人之后,也在重新评估资本的力量。跟原来通用电气的以资本赚资金的方式不同,依然秉守“资本实业化”的准则,以资本与优质制造伴生。这就是为什么百年通用电气,最后会分拆成GE医疗、GE能源和GE航空三家独立上市公司。
由于独立团的特点和强大的丹纳赫业务系统DBS的熏陶,所有员工都浸润在这种文化之中,这也是被分拆的福迪威依然再现丹纳赫风采的原因。
全球化似乎导致一些美国制造商的衰落,但全球化也无疑让丹纳赫、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变得更加强大。自2003年以来,在工业领域投资者累计回报率中,丹纳赫高达229%,位列第一,而尾随其后的霍尼韦尔和联合技术公司都超过了210%。
制造业可以稳定的高增长。这就是“资本实业化”的拥趸们所持有的坚定的工业信念。
寻找中国品牌矩阵营
这类“资本实业化”所驱动的多品牌矩阵公司,是国内企业不太常见的一种企业形态。
广州工控集团拥有不少的工业品牌资产,旗下包括山河智能、鼎汉技术、孚能科技。而在中国比较落后的工业气体领域,旗下的广钢气体也是大有前途。应该说,这也是一手好牌,年收入有1000亿人民币,有着“资本实业化”的初步特征。
稍加可惜的是,这些子公司之间各自独立为政,缺乏一套紧密的气质,将这些公司关联在一起。形在而神散,还是缺乏像丹纳赫商业系统DBS这样的精益理念,将各个不同的子公司绑定在一起。
中国最大的机械集团国机集团,也有一个庞大的机械装备王国,从农机设备,到汽车、铸锻,再到工程机械。但是,这些如此庞杂的业务,连接在一起的制造气质是什么还有待探讨。
中国通用技术集团,这个原本贸易型的公司,现在担负起复兴中国机床的使命。拥有中国机床昔日最知名的十八罗汉(建国初期的18个分工不同的机床公司)的七个品牌。然而,收身容易聚魂难。这些企业在过去多年的厮杀竞争中,逐渐失去了彼此的边界,而变得越来越像对方。而品牌矩阵最怕的就是太多的同类项。如何构成分工鲜明、共享制造共性技术的品牌矩阵,将是一个重振中国机床的管家命题。
这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局面。如果多元化业务既不关联、又没有统一基因贯彻其中,那业务的堆积很难形成系统合力。
也有好苗头。围绕能源与环境洁净的南京天加公司,则蹚出一条很好的路。南京天加的商业版图都是围绕着空气与新能源而来。它围绕着商业空调制冷、电子半导体洁净室、生物质发电、低温余热发电等传热领域展开,从而在过去十年也在国际上发力,掌握五六个国际品牌。小心地避开家用空调的红海领域,而在商业制冷领域,跟美国制冷三大巨头开利、特灵和约克(已被江森收购)展开竞争。凭借卓越的系统工程化的能力和透明计量的服务优势,在行业也是独树一帜。最值得称奇的是当家人的国际化视野,这些国际化品牌收购之后,很快就实现盈利,南京天加的并购,坚持“三不换原则”:不换CEO、不管人、不换企业文化。唯一更换的就是激励机制。天加采用“简单实用”的透明和信任原则,给与原有的CEO以充分信任,而激励机制则清晰可见。这些外企的高管们,很快就能跟随上来,实现公司的快速盈利。
这是中国少数难得的全球化品牌并购的案例。这两年,天加非常注意先向前后左右的扩展,包括布局上游福加控制器,布局途优能源互联网,都显示了驾驭多品牌的多元化能力。而“简单实用”的工程师思维,也贯彻在这些品牌之中。
繁荣的法则
美国仪器仪表的繁荣法则是什么?其实也有固定规律可循。资本实业化、多品牌矩阵、精益制造、小分队专业组合、活力独立的单细胞品牌,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答案。通过这些凌厉的攻势,美国仪器仪表公司与其它国家的差距不是在缩小,而是在显著扩大。全球最大的20家仪表公司,其中11家是美国企业。销售额更能说明问题。在Top10的销售额中,排名第二的丹纳赫2022年的收入是310亿美元,是Top10另外四家非美国企业总和200亿美元的1.5倍。
在中国,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被强调到至高的位置,而资本的位置则一直没有做好“佩刀侍卫”的角色。而美国股市上,跑满了这种使用战略性资本来驱动实业发展的公司。而成熟的工业化思维,则成为深注信念的定海神针。
中国科学仪器要发展,运用资本的力量,实现多品牌矩阵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国资企业受到的约束还是太多,很难适应这种凌厉而灵活的组合。而民营企业已经跟了上来,多宁生物、山东海能科技、聚光科技,还有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都已经行动,建立资本实业化的品牌方队组合。
这些稀缺的律动,让人们在中国也能感受到“资本实业化”的长袖善舞和实业精益管理的影子。多元化、资本实业化、品牌矩阵化,将是中国仪表下一步需要大力探索的新战场。
相关问答
美国的医疗水平到底有多发达?中国跟美国相比差距在哪里?
抵歉,对美国的医疗水平不清楚,不过从美国疫情死亡人数来看,美国人的医疗水平恐怕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医院水平。有些人把美国医疗,医院吹的世界第一,怎么...
在美国,车的时速表是英制还是公制的?
对,是英里制。国产车的时速表通常会写km/h,而进口车多采用英里制,因此时速表上会写有MPH字样。1英里=1609.344米,因此兰博基尼182的时速就相当于292.83KM...
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的影响?-希财网
美联储全称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,是美国制订货币政策的机构,和我国的央行一样,职责都是维持地区合理通胀水平,稳定金融市场,即在通货膨胀时,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...
史记的体例;本纪,书,表,世家,列传,分别记载的什么?_作业帮
[回答]“表”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,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;“世家”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;“列传”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、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,...
美国免税店53度的普通飞天茅台多少刀?_马蜂窝问答-马蜂窝
[回答]美国免税店的价格不清楚,买了的话就要带上飞机离开美国。温哥华500毫升的飞天卖400加元,相当于300美元。美国Costco750毫升的飞天曾卖330美元。美...
美国的战机编号是怎样的?
举例:“F6F-5N2”就是格鲁曼公司为海军研制的第6种型号的战斗机的第5种改型夜间战斗机的第2种小改型。美军军机现代编号:美国军用飞机的编号可代表美军战机的...
目前买手表,国内外差价是多少?怎么买实惠?
买手表单论价格肯定是国外便宜,国外很多城市买表都可以谈价格,而且折扣也非常大,还有退税。每个城市的折扣和退税都不一样,综合起来价格和国内的相差大几万都...
为什么美国使用110V单相电压?
事实上如果我们在美国大多数地方开民用电的申请接入时,填写的表格上写的是:120V联邦电力法标准供电(ANSIC84-la-1980)A标准电力接入申请,120V才是国家标准...
但在另一些国家,是被认为无理的,对别人不尊重.2.美国做OK...
[最佳回答]盯着别人的眼睛看,在一些国家是表示对对方感兴趣,但在另一些国家,是被认为无理的,对别人不尊重.Insomecountries,staringatsbmeanshecouldi...
十大化工仪表品牌?
华谊仪器等根据市场调查,华谊仪器、天仪公司、欧冠电子等公司都是化工仪表行业的知名品牌,其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优势被消费者广泛认可此外,其他一些国际知名...